检测项目
检测范围
船用不锈钢焊接焊头
试验简介
晶间腐蚀是沿晶粒边界发生的腐蚀现象,因碳化铬在晶界沉淀而使晶界层“贫铬”,铬的有效含量<12%,在腐蚀介质中沿晶间发生腐蚀。该试验以18-8型奥氏体不锈钢中最常用的含稳定元素的1Cr18Ni9Ti和含稳定元素的0Cr19Ni9为例,来讨论晶间腐蚀问题。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,通常在焊缝区、过热区、敏化区,产生晶间腐蚀倾向。观察与分析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,观察晶间腐蚀区显微组织特征,分析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机理和防治。
检测方法
船用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测试,通常在焊缝区、过热区、敏化区,产生晶间腐蚀倾向。焊缝中尽量减少C,或添加足够的Nb,或使焊缝中获得适量的δ相,可避免焊缝区晶闻腐蚀。
敏化腐蚀区是HAZ加热峰值温度为600~1000C的区域,敏化区腐蚀只发生在不含Ti或Nb的普通18-8钢中,超低碳不锈钢也不会发生。
刀状腐蚀区:只出现在含Ti或Nb的18-8接头中,且一 -定发生在紧邻焊缝的过热区中,呈窄而深的沿晶破坏,类似刀削切口,简称“刀蚀“。“高温过热”和“中温敏化”的依次作用是产生刀蚀的必要条件。18-8Ti经1050~1150"C水淬固溶,Cr固溶,C和Ti大多结合成游离TiC。高温过热:焊接温度超过1200C的过热区,TiC向A中溶解,峰值温度越高,TiC固溶越多。TiC溶解后,C呈间隙而Ti呈置换原子。冷却时C向A晶粒周边扩散,Ti 来不及扩散而在晶格节点上,C将析集于晶界而过饱和。中温敏化:再经加热450~ 850'C, 优先以很快速度向晶界扩散,晶界更富积C,而Cr的扩散比Ti快,在晶界附近形成硫化铬沉淀。越紧邻熔合线,TiC 固溶量越多,M23C6 沉淀量越大,晶间腐蚀越严重。
对1Cr18Ni9Ti和0Cr19Ni9不锈钢,焊缝中有不同δ相含量的焊接接头,经铜、硫酸铜沸腾腐蚀或草酸电解浸蚀后,观察试样表面。
测试标准
测试标准 |
标准名称 |
样品要求 |
测试内容 |
适用范围 |
|||
CB/T 3949-2001 |
船用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|
板状试样尺寸为100mm×40mm,其中焊缝位于中间,试件厚度大于6mm时取6mm, 并保留一个轧制面,每个试件取1~2个试样 |
试样弯曲或压扁后,观察有无因晶间腐蚀产生的裂纹 |
船用不锈钢焊接接头 |
检测图片